合工大两研究团队收到 火星探测项目办公室感谢
研究人员正在监测实验数据。
这两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火星探测项目办公室发给合肥工业大学的一封“感谢信”在圈内刷屏。朋友们。它提到“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研制过程中,贵校真空技术团队提供的交叉流体内外环境模拟设计,保证了探测器的安全着陆和正常检测工作。”记者从河工大学获悉。 ,由该校2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研发团队参与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研制,为“合肥动力”做出了贡献。
合肥大学两大科研团队为火星探索贡献“合肥力量”。
6月11日,天问一号火星车第一批登陆火星科学影像揭晓揭牌仪式上,“筑容”号火星车着陆点影像图、火星地形图、“中国印记”和火星车拍摄的“巡演照片”,标志着我国首个火星车取得圆满成功。火星探测任务。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又一次飞跃的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精密理论与应用工程中心的真空技术团队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团队贡献了“合肥动力”。
“天问一号”升空、下降和行星表面巡逻期间,飞船外部温度、气压、风速等参数发生复杂变化,承受飞船压力的能力壁、不同位置表面压力分布的精确计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甚至会对航天器内部仪器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航天器内部压力变化与控制仿真APP软件是和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真空技术团队开发的。仿真计算了导流系统、航天器内外压差的动态变化以及各阶段温度场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导流系统的结构及其最佳位置。
团队提供的交叉流体内外环境模拟设计,保证了探测器的安全着陆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整个飞行过程中,探头内外压差稳定,状态良好,各项指标令人满意,为“天问一号”的圆满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几何测量一直是困扰火星探索项目的难题。为确保火星探测项目的顺利实施,该校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精密理论与应用工程中心科研团队设计了长焦距大视场在高精度几何测量和误差补偿领域有长期的研究积累。 , 高可靠性非接触式空间位姿三维视觉跟踪测量系统,攻克现场超大空间标定、双轴移动云台三维视觉测量及误差补偿等关键技术,开发航天器目标位姿精密测量软件系统 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探测器的位姿测量和星箭分离过程的振动测试,解决了高精度位姿测量的难题在超大空间进行综合地面测试。
20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强大的研发团队
7月11日,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参与火星探测任务的真空技术团队是由机械工程学院中青年骨干教授领衔,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该团队的主要目标始终是解决国家在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科技问题。
自201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极小气体流量测控及稀有气体模拟设计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国防科工局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装备预研基金、航天科创基金、电子集团标志性项目等相关成果已应用在火星探测、国防真空测量和国家科学项目真空布局。 2017年,团队凭借深厚的科研积累,成功参与了火星探测内外环境的跨流体模拟设计。
“‘天问一号’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能够参与其中是对我院科研人员工作的极大肯定,也充分体现了科研探索的巨大价值科学原理,服务社会发展。”团队负责人坦言,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其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例如,航天器在整个任务过程中所处的外部压力和温度环境变化很大,在非常不同的条件下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这支由跨学科成员组成的团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王浩和丁云生是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研究生。作为研究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之一,在谈及参与研究过程的感受时,他们说:“在攻读硕士三年的过程中,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时刻珍惜产业,报效祖国,用我们的优异成绩回报祖国和学校的培养。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过去我们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们为荣!”
记者刘美梅,通讯员夏锐
[来源:合肥报社全媒体]
声明:转载本文为传达更多信息。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子邮件地址?/p>
文章来源:《机械设计与研究》 网址: http://www.jxsjyyj.cn/zonghexinwen/2021/0714/1186.html